多宝体育- 多宝体育官方网站- APP下载案例 |布局、延链、补链:新时代打造央地共建高质量创新示范园

2025-07-27

  多宝体育,多宝体育官方网站,多宝体育APP下载2007年3月12日,在京参加全国两会的陕西省委、省政府领导和中国兵器工业集团(以下简称“集团公司”)领导,进行了一次不寻常的握手,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决定以科技产业基地作为战略合作的载体,在西安建设以兵器高新技术为先导,军民结合的产业聚集区。2008年6月,时任集团公司党组书记张国清连续在陕工作3天,实地察看西安兵器基地选址情况,与陕西省和西安市主要领导沟通会谈,交换意见,召开集团公司在陕单位主要负责人会议,阐述集团公司党组的战略考量。2008年7月18日,集团公司与西安市政府签订《共建西安兵器基地协议书》,确定基地选址西安经开区泾渭新城,规划用地16.3平方公里,集团公司所属西北工业集团844厂、北方光电集团248厂“退城进郊”整体调迁至基地,原工厂在市区土地由西安市政府收储。2009年6月10日,集团公司在西安兵器基地布局的首批产业项目开工建设。从布局产业园到企业搬迁,从实现建设目标到进入新时代,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西安兵器基地作为集团公司与陕西省深化战略合作的“桥头堡”,以“军工+地方”的发展模式开启了打造新时代央地共建高质量创新示范园区之路。

  (一)管理体制创新。2008年,在集团公司与西安市政府的协议当中,有一条重要内容,就是联合成立基地管理委员会,西安市政府派出当时经开区一把手担任基地管理委员会主任,集团公司派出西北兵工部主要负责人担任副主任,联合办公,负责园区建设工作的协调和组织。集团公司还成立了由总部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组成的基地领导小组,负责管理、协调、处理基地建设中的重大问题,下设基地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由集团公司西北兵工部负责人担任,负责基地建设过程中具体协调和管理工作。集团公司和相关企事业单位共同出资1.5亿元成立北方发展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方投资公司”),履行“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的“三统一”职责,负责园区开发运营、科技创新集成服务、产业投资与科技金融服务,具体对接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承担基地建设工作和基地领导小组办公室日常事务工作,同时以市场化机制推进科技创新、产业园区开发运营及集成服务。

  (二)运行机制创新。2009年,西安兵器基地邀请国内著名专家学者牵头编制形成了以《基地总体规划》为统领,《建设规划》(包括控制性详规和修建性详规)和《产业规划》为支撑的规划体系,经西安市政府、兵器工业集团批准,纳入西安市城市总体建设发展规划、陕西省“十三五”“十四五”军民一体化发展规划体系,从规划源头上避免了盲目布局项目、短期业绩冲动等与既定规划偏离的行为。好的规划总能经得起时间的检验,“十三五”期间吸引了以引信研究院国家先进引信技术重大专项研发能力建设项目、光伏龙头企业——隆基乐叶光伏单晶电池生产项目、世界500强企业——采埃孚公司安全气囊气体发生器生产线项目为代表的龙头产业项目入园,为装备制造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通过管理体制创新,打通了企业与企业、企业与政府、企业与拆迁村组等各级组织的关系;通过运行机制创新,将企业的一个个厂房、一台台设备落到了新规划园区,3年时间基本完成了两户企业整体搬迁的目标任务。

  (一)坚持链式发展,加速产业集链成群。基地将军工优势、地方资源最大限度凝聚到产业发展全过程,推动高端强链、终端补链、整体延链。谋划布局主导产业,围绕未来产业和战略腹地建设,前瞻布局北斗信息、无人机等项目,构建起“三区五园”空间格局,形成了高端装备制造、光电信息、新材料与新能源三大产业集群。“链”上发力抓招商,依托大型企业和“链主”企业,分析研究产业链,开展精准定向招商,共引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等40多家企业,特别是清华大学团队可控核聚变、北京理工大学测控技术、中南大学微纳新材料等项目入驻,持续巩固产业优势,赋能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科技企业孵化器等十大重点项目建设,聚焦产业链重要环节,策划引入配套企业。

  (二)突出园区承载,强化产业服务保障。按照“政府大配套、兵器小配套”原则,建设园区主干道、次干道、配套管网以及水、电、气、暖等基础设施,兵器工业集团统筹建设计量理化等八大生产性配套中心,推动生产性要素资源共享集约利用。经开区管委会建设兵器基地中学、兵器基地小学和三甲医院,形成完整的生活配套资源保障。优先将重大项目纳入省国防领域发展重大工程建设“绿色通道”协调保障项目清单,在项目审批等方面加大政府支持力度;成立专业化园区运营公司,为入园企业提供一站式、陪伴式、全流程生产性和生活性服务,提供工商财税等40项共享服务,确保企业落得下、留得住、发展好。

  (三)强化多元投入,满足企业融资需求。打造产业发展基金群,推动兵器工业集团和省市联合设立总规模50亿元的无人系统创业投资基金;联合省科技厅引入社会资本,设立总规模15亿元的军融电子卫星产业基金,已投资陕西华达、超晶科技等13个产业项目,陕西华达已成功在创业板上市;参与组建中兵科技创新创业投资基金,支持技术成果转化、并购重组、资产证券化等项目。完善基地金融服务,推动产业投资与科技金融服务平台建设,与11家金融机构、1家融资租赁公司等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建立金融产品库,帮助企业低成本融资超过8000万元。

  (一)构建创新机制,加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提高创新链整体性。基地以陕西省智能制造和先进控制技术产业联盟、陕西高校军民一体化科技创新联盟为依托,以国家产业政策为指导、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牵头组建西安市兵器工业创新联合体,搭建产学研用综合平台,促进兵器工业集团在陕单位与高校之间信息、技术对接合作,促进军民两用技术和产业快速发展。建立双创示范基地,实施“双创管理工程、双创发展工程、双创服务工程”,形成多机制支撑、多空间承载、多平台促进的双创发展路径,培育新技术、新产品、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打造兵器主导、市场运作、民、民参军的双创示范基地。打造科技创新平台,陕西省科技厅批复基地建设省科技资源统筹中心和专业孵化器,已形成科技资源共享、科技成果转化孵化创新体系。建设信息共享平台,围绕军民结合信息共享共用、技术转移转化的需要,基地信息平台上线正式运行,实现了与陕西省科技资源信息系统的共享对接。通过军民科技协同创新,攻克强声强光驱离等12项技术,实现大型仪器设备900多台/套、25个重点实验室合作共享。

  (二)营造创新生态,打造“产学研用”一体的产业示范基地,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条现代化。基地加快创新服务中心体系建设,积极构建“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专业化园区”的产业创新链条。投资4.95亿元,建设了创新服务中心,建成了3.4万平方米的创新工场,为双创项目提供研发和生产制造要素空间承载。投资建设了11.8万平方米北方智造园标准化及定制化工业厂房,优先引入军工集团上下游配套企业入驻,目前,入驻企业达30余家。持续完善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提供技术转移、项目孵化、基金扶持等综合服务,同步开展孵化运营。围绕装备制造、光电信息、新材料新能源三大产业方向引进入孵企业25家。

  (三)提升创新能力,坚持“三个走在前列”,深化“军工+地方”的发展模式。以融合式发展为统领,依托兵器基地科技产业集聚优势和空间规划布局,深入实践“军工+地方”的合作共建发展模式,在国防科技工业科技产业创新示范上走在前列。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集成政产研学金介贸媒等资源要素,建设先进概念验证中心和中试平台,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关键一公里”,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融合”创新驱动上走在前列。着力推动民用产业集群的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增强产业化协同化发展效能,依托基地现有产业优势,打造装备制造、光电信息、新材料新能源三大产业集群,在以产业聚集为牵引、以专精特新产业为重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培育上走在前列。持续探索实践“军工+地方”发展模式,深化“军工集团+地方政府”合作共建创新体制机制,推动“军工技术+创新创业”建设科技协同创新体系,强化“军工园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产业统筹发展,提升“军工平台+集成服务”水平拓展要素与服务集成。围绕“园区开发与运营为核心,科技创新集成服务、产业投资与科技金融为支撑”的发展方向,打造园区运营服务平台、科技创新服务平台、产业投资与科技金融服务平台,形成市场化专业化运营机制,提升公司核心竞争能力、价值创造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

  (一)建成了兵器特色的高技术创新产业园区。坚定履行强军首责,国家智能化弹药科研生产基地和光电火控总体研发生产基地基本建成,为加快军工核心能力建设和装备保供任务按期高质量完成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围绕西北兵器工业高科技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兵器基地集中布局、集约发展,健全完善武器装备配套生产能力,新一代武器装备研发生产制造中心开始建设。支撑集团公司民品产业发展,集团公司系统内10个子集团和直管单位在兵器基地投资建设22个产业化项目,完成投资47.5亿元,完成建筑面积143.79万平方米,聚集了约257.7亿元/年综合产出能力。

  (二)解决了企业产业升级、城市发展空间拓展的问题。兵器工业集团推动西北工业集团844厂、北方光电集团248厂等企业退城进园,推进了企业工艺设备改造、产品质量提升及劳动生产率增长,带动了西北地区兵器工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特别是规划建设的国内一流的火工生产区,从根本上解决了长期困扰地方政府和企业火工生产区安全发展问题,解决了重大危险源制约西安城市发展问题,保障了国家国防建设、军队装备需要和城市安全环境。同时,通过调整搬迁,有效释放出约2100亩城区商业建设用地,有力地支持了西安城市规划和工业布局调整,解决了西安市东郊城市发展空间不足的问题,为西安市幸福林带建成全国最大的地下空间综合体和全国最大的城市景观林带做出了巨大贡献。

  (三)形成了“军工+地方”的发展模式。兵器基地落实央企助力陕西高质量发展工作部署,着眼于推进企业和支撑地方转型发展,持续细化完善共建机制,深化探索实践“军工+地方”融合发展模式,从装备制造产业建链、延链到成为“链长”“链核”,为回答“为何融、往哪融、融什么、怎么融”等重大问题给出了新的解法和思路。十多年的建设发展,以创新体制机制和科技协同为重点任务,以推动产业聚集壮大和提质增效为主攻方向,以打造军民品集成服务平台体系为抓手,在国家发展和安全大局中自觉担当、勇挑重任,取得了积极显著成效。

  (一)布局产业园区,需要“科学规划+合作共建+精准管控”。科学规划就是在建设发展中始终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坚持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实施、高质量建设、高效率推进。合作共建就是汇聚地方政府和央企各自优势资源,找准结合点、突破口,聚集合力共建共赢共享,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合作共赢。精准管控就是统一规划产业布局和空间布局,统一建设生产性和生活性共享配套,统一管理安全生产环保节能减排,精准对接企业与政府、发展规划与项目建设,以项目建设促现场拆迁,打造兵器特色的央地合作典范。

  (二)延长产业链,需要“把握机遇+准确定位+持续创新”。把握机遇就是准确把握国家战略部署,着眼于推进企业和地方转型发展,持续细化完善共建机制,着力推动省、市和兵器工业集团的协调联动,积极开展民、民参军集成服务,推动各类资源统筹共享。准确定位就是深化探索实践“军工+地方”融合发展模式,准确定位产业链延链、补链,成为“链主”“链核”,形成共同推动转型升级的强大合力,实现产业和区域高质量发展。持续创新就是不断深化央地合作、推进高技术创新产业坚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相结合,持续深化不同主体之间的合作交流,在厘清政府、市场和企业各自承担的功能与角色基础上,强化政企协同合作,构建不同主体有序分工、紧密合作的产业生态。

  (三)补齐产业链,成为“链主”“链核”需要“构筑平台+延链补链+模式创新”。构筑平台就是聚焦创新驱动,发挥科技创新优势,整合地方企业、高校参与央企创新联合体,创新要素资源,构筑创新平台,构建合作共赢的创新生态。延链补链就是畅通“民”“民参军”渠道,全力打通科技成果转化落地“最关键一公里”,推进上下游、产供销等各环节有效衔接,不断完善包容创新的“放管服”制度,健全技术转移体系,消除从实验室产品到产业化之间的“死亡谷”,构建有利于新动能加速成长的创新生态环境。模式创新就是纳入地方城市总体建设发展规划和专项规划,积极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持续加大金融服务保障,驱动城市更新,着力提升生产生活配套设施,促进产业集聚、转型升级,发挥辐射带动效应,助力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

  《现代国企研究》杂志是由中央党校国务院国资委分校、全国党建研究会国有企业党建研究专业委员会指导,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主管、中国兵器工业集团人才研究中心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社科类期刊。2010年创刊以来,杂志秉持“启迪国企现代思维 领航国企特色实践”的宗旨,突出评论特色,围绕国企改革和国企党建两大主题,研究发展规律,解析制度精髓,探索实践途径,已成为服务国资国企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权威研究平台和主流舆论阵地。国内统一刊号:CN11-5992/F 全年定价420元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88号 客服热线:400-123-4567 传真:+86-123-4567 QQ:1234567890

Copyright © 2012-2025 多宝体育- 多宝体育官方网站- 多宝体育APP下载 版权所有 非商用版本